|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拼状态 比实绩|邳州:产业“开花” 致富“有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p54622227d 发表于 2023-4-26 18:0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p54622227d
2023-4-26 18:08:19 6498 0 看楼主


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

过去一年

通过产业引领

我市462个涉农村居

集体经济平均增收9.7万元

今年以来

我市各地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推进乡村建设

促进富民强村

为乡村振兴增添内生动力

村集体+企业

水桶养殖互利共赢



日前,记者来到碾庄镇碾庄村水桶养殖基地,看到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圆形水桶,桶内用蓝色帆布包裹,基地负责人王俊强正在给养殖的泥鳅投食。



王俊强

碾庄镇碾庄村水桶养殖基地负责人

一桶养殖泥鳅7万至8万尾,从放苗到成鱼4个月时间,产量预计达5千到6千斤,我们一年能养两次。

今年以来,碾庄镇积极引导各村利用清理出的公共空间,以项目化理念发展“微工厂”,不断增强乡村发展动力。

其中,高密度循环养殖项目就是碾庄村的有力探索。该村推行“村集体+企业”模式,村集体提供土地、劳动资源,企业提供鱼苗、养殖技术,实现互利共赢。

孙井波

碾庄镇副镇长

碾庄村集体增收项目,采取“村集体+企业”合作模式,各占50%,预计今年第一期可实现增收17万元。



为最大化发挥村集体资源效益,提升招引项目质量,碾庄镇专门成立了风险评估小组,对产业项目实施精准把控。

孙井波

碾庄镇副镇长

水桶养殖项目是与技术成熟的水产养殖公司开展合作,并全程指导,公司采取最低价回收模式,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养殖+种植

特色产业“钱”景好



近年来,我市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创新思路,谋划乡村振兴新发展。邳城镇河口村水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打造特色乡村产业。

当前正是水生植物快速生长期。在河口村生态园,村书记马赛平正在察看菱角长势情况。

结合公共空间治理,河口村共收回池塘159.98亩,通过试种水生作物菱角,促进集体经济增收。

马赛平

邳城镇河口村党总支书记

村里目前试种15亩,基本都发芽了,预估亩产1000多斤。按照市场行情,一亩地收入约2000元。



河口村依托河滩地,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桑葚特色产业,形成集桑树种植、采摘观光等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

马赛平

邳城镇河口村党总支书记

我们引进的桑葚苗是专门培育过的,果实比本地个头要大,很受市场欢迎,产量比原有提高到20%左右,我们一亩地能收入5000多元。

治理+建设

打开乡村振兴“幸福门”



向集体资产要效益、为集体资源挖潜力。新河镇栗沟村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清理闲置低效厂房,建设了农副产品收购中心。

近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厂房主体已经建成,工人正在进行地面硬化、排水管网等附属工程施工。

随着农副产品收购中心建成投产,将有效解决栗沟村及周边8个村的大蒜、毛豆等经济作物销售问题,同时为村民就业提供了平台。



栗雪锋

新河镇栗沟村党支部书记

我们跟入驻企业按照提成模式收取分成,这样既能保证企业效益,也能保证村里收益,同时农产品收储还需要大量人员,进行分拣、包装等,有效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问题。



当前,全市上下正全力做深做实公共空间治理“后半篇文章”,通过项目引领、资源发包、村企带动等多种模式和途径,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创新产业富民新路径,探索集体增收新产业,助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p54622227d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649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