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飘香的糊头地 | 作者 张德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帮今黍 发表于 2023-6-3 17:0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帮今黍
2023-6-3 17:06:52 7975 0 看楼主


在物资匮乏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农民种田还是大集体 ,种的农作物主要有山芋、玉米和小麦,有时小麦地里也会带种一些大豌豆,吃的粮食也都是靠生产队分配。当时没有化肥,种出来的小麦产量也比较低,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磨点面粉吃上一顿饺子。
邳北人有爱喝糊头(稀饭)的习惯,因为细粮稀缺想喝一顿糊头也是特别奢望的一件事。我们村子正北三里之外有一块飞地大北湖,因为离庄比较远,那时候出行又没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为了节省回家吃饭的时间多干点活,所以每到麦收季节生产队都是安排人送饭到湖里吃,吃饭必不可少的就是大豌豆糊头,因此得名糊头地。麦子还没成熟的时候,大人会早早的告诉淘气的孩子别哭,等几天带你下北湖喝糊头。盼望着,盼望着,天气越来越热,步谷鸟也越来越多的叫了起来,田野里的小麦也慢慢变黄直到成熟,这时各家各户会把自己的镰刀准备好。一天队长一声吆喝,全生产队的劳动力抱着或背着无人照看的孩子步行来到大北湖准时开镰。大人在田里汗流浃背、热火朝天的收割着金黄的麦子 ,孩子则在地头哭闹着,时而渴了时而饿了时而又叫喊着热了,在太阳的照射下一分一秒中煎熬着。
中午送饭的人也按时到达,这时候会有人给每一个大人盛上一碗香喷喷的大碗豆糊头,大人仓促的喝上两口,还是得让着孩子喝。等孩子喝完了再去盛的时候也许没有了,这也许就是比天大,比海深的母爱吧!
时过境迁,岁月如梭,转瞬之间四十多年过去了,那股浓香软糯的大碗豆糊头再也喝不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帮今黍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797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