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乡贤传奇:王仙舟与“小萝卜头”一家 | 作者 赵邦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绑琴 发表于 2023-7-4 04:0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绑琴
2023-7-4 04:06:38 4400 0 看楼主


1925年冬天,国民党邳县县党部正式成立。徐丽芳(注:“小萝卜头”母亲、也叫徐林侠)经解慕唐、王仙舟介绍,参加了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1926年10月,正是国共合作的蜜月期,两党在武汉筹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亦称黄埔军官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元旦,徐丽芳一行来到武汉,当时已错过了两次考试时间,所以只好加入军校的第三部分,即江苏省党务训练班。1927年3月经郭子化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月25日训练班结业后,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回到邳县从事革命工作。1928年经解慕唐、王仙舟提议,推荐徐丽芳为国民党县党部委员兼妇女会长。
宋绮云(“小萝卜头”父亲、也叫宋元培),先与徐丽芳到达武汉,由郭子化介绍投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并被录取,即黄埔军校六期。1927年3月,由时任江苏省党务训练班教务主任郭子化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8年4月宋绮云奉命回邳县开展革命工作。跨党任国民党邳县警备大队第二中队长,王仙舟任国民党县党部委员、农民部长、宣传部长。年底由张曙时介绍,顾子扬同意,王仙舟离开邳县,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民训会干事、省农会委员、组织调查科干事。
1929年6月底,邳县国民党右派焦梦白向省党部反映“红邳县”,省派监察委员段木桢来邳县搞第二次“清党”。徐丽芳、戴慰霞、冷启英、王作栋、李敬业、王子琴、冯宗渭、赵兴仁、王希龄、王之一、李烈曼等11名共产党员相继被捕,关押在邳县监狱。9月26日,11人在国民党宪警的严密监控下,经水路解往苏州监狱。宋绮云被迫投奔东海县李超时处避难。
王仙舟得知徐丽芳被捕解往苏州后,心急如焚,火速赶往监狱营救,在国民党江苏省高等法院刑事第一庭据理力争,并提供“她是国民,不是共产党,”的证明材料。是年11月16日,徐丽芳在友人的帮助下,花50块大洋,由念珠街34号陈兴盛客栈店主王化周作保,在监狱附近租了一处民房。产下一对孪生姐妹。由于长期的监狱生活,身体十分虚弱,在生产过程中连续昏死过7次,坚强的意志让她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旧历年关,王仙舟前往看望徐丽芳,来到住处,环视四周,“所租的房子,是在庭院的背阳处两间南屋,终日不见太阳,地面潮湿得向外冒水,寒气逼人。空旷的屋里,除了一根晾尿布的绳子外,只有娘仨睡的一张破床,床上一个破旧的被子,还有一个烧饭的锅和一个烤尿布的火炉。”(摘自《红色家庭——一门三烈第47页》。徐丽芳穿的是一件薄棉袍,戴的是一顶自己用黑布套棉的所谓“帽子”。由于监居太久,营养不良又缺吃少穿,徐林侠皮包骨头,奶水不足导致两个孩子面黄肌瘦,常常是喂了这个那个哭,喂了那个这个哭。一直在生死线上挣扎。
看到此景,王仙舟双眼模糊了,从口袋里掏出一些大洋交给徐丽芳,再次嘱咐徐丽芳要“带好孩子,保重身体。”接过王仙舟递过来的大洋,徐丽芳咽喉哽咽,眼睛湿润了------。但从徐丽芳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情绪稳定下来后对王说:“既然找到了咱,那就说明一切还好嘛!你看,现在的我还是我,刑讯动摇不了我的信念,生活压不弯我的脊梁,威吓也没有小了我的胆子。现在他们软的硬的花招都用完了,结果从咱这里什么也没有得着,既然现实提供了这样的战场,我一如既往,就要与他们斗下去------。”(摘自《红色家庭——一门三烈第48页)王仙舟离开后,一双孪生姐妹的呼喊声不停的在耳边回响,他怕给徐丽芳的大洋舍不得给孩子买营养品,又到集市上购买了一些营养品,二次登门送来,并再一次嘱咐徐丽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坚持到营救出狱------
1935年暑假,时任《西北文化日报》社社长的宋绮云在地方新闻版大样看到了王仙舟将来西安为河南大学招生的新闻稿件,就在王到达西安的当天深夜,来到王居住的旅社。多年不见,一朝相逢,欣喜之情难于言表。在谈到时局时,宋绮云说:“蒋介石对外卖国投降,对内残民以逞,死抱着‘安内攘外’的所谓国策不放,实是国家民族之患,为了解救国家危亡我等必须舍命以求------。”他们一直谈到深夜宋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次日清晨,宋绮云夫妇又一同来到旅社,邀请王仙舟到他们家中作客。当时,宋一家居住在南院门大街路南的一个独家院里,屋里陈设虽不豪华,但也不像在苏州时家徒四壁的样子了。除了在苏州生的一对孪生女儿外,又添了三个儿女。王仙舟在西安住了两周,他说:在工作上得到宋绮云的帮助,在多次的谈话中也饱受教益。
1941年9月间,宋绮云、徐林侠、“小萝卜头”相继被诱捕,留下相依为命的六个孤儿。这是他们家庭最困难时期(1941年—1949年)。郭子化、王仙舟等革命老前辈得知后,多次前往接济。丁毅忱除送去几斤肉、糖、点心和一袋面粉外,还叮嘱妹妹丁文淑经常去看望他们,送去一些生活必须品,接济他们共度难关。这些革命先烈的后代在党组织和烈士的战友、同事、亲友帮助下,不负众望,像父辈那样爱憎分明,意志坚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如山间的青松傲然挺立,像蓝天的雄鹰展翅翱翔------。在暴风骤雨中成长,并踏着父辈的足迹,躲过暗害和追杀,继续革命,去完成父辈未竟的事业。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出力流汗,为共和国大厦增砖添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小萝卜头”二哥宋振镛得知王仙舟在六十年代惨遭个别人诬陷含冤入狱迟迟得不到平反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利用在北京工作的机会,找到了时任中组部部长胡耀邦,激动的眼含泪花,向胡耀邦部长整整讲述了一个多钟头关于王仙舟含冤入狱的前后经过和出狱后所遭受的磨难。胡部长一边认真地听,一边耐心地记,从未打断宋振镛的陈述。(注:摘自《忠贞峻节》序“------我气愤之下,找到了时任中组部部长胡耀邦。我语无伦次,整整讲了一个多钟头,胡部长一直耐心地听着,从未打断我的讲话。不久,我得到了消息,王伯伯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撤销原判,宣布无罪’------”。)1981年4月8日,王仙舟整整二十多年的冤案在中组部领导的过问下得到彻底平反。
几十年过去了。王宋两家情同手足,往来不断,友谊加深。1985年王仙舟邀请“小萝卜头”姐弟五位专程从西安、北京、郑州、上海等地赶来铁富参加小萝卜头塑像落成典礼,并请来了《红岩》中华子良原型韩子栋老人。2008年4月小萝卜头姐弟一行五人又相约来到邳州铁富镇王仙舟家中看望慰问他的后代。2019年9月5日邳州市委邀请“小萝卜头”二哥宋振镛来参加建国70周年和“一门三烈”遇难70周年纪念活动,请宋振镛作革命传统报告,王仙舟之子王亚军全程陪同,就连晚上睡觉时两人也不分开,坚持睡一张床。2021年清明节“小萝卜头”家族在重庆举办《缅怀一门三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时,邀请王老的儿子王亚军等后代前往参加。可见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革命友谊是多么的真挚啊!
(注:部份资料来源于“小萝卜头”二哥宋振镛在邳州市八路镇作革命传统报告录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绑琴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40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