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良传奇故事:无字碑与跪拜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帮今黍 发表于 2023-7-28 13:2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帮今黍
2023-7-28 13:25:40 3369 0 看楼主


张良圯桥纳履得兵书,率领张家楼的百余青年西征反秦,路上遇见了刘邦,会成了反秦灭秦大军,张良做了刘邦的军师。为灭秦,张良随从刘邦南征北战,统一了全国。刘邦做了汉高祖。一天不知谁人诬告黥布在楚地要谋反,刘邦听了勃然大怒,便带着军师张良前往楚地伐黥布。刘邦大军一到,黥布抵挡不住跑了,刘邦便派萧何一路人马追击黥布,自己带着张良从下邳到薛地去,正好刚过济北(今加口),来到谷城(黄石山西边),张良在马上一见谷城,就知离张家楼不远了,思念师父黄石公心切,便告辞刘邦说:“大王先走一步,臣到老家看一看。”刘邦说:“贤臣,既然来到家门口,还不叫寡人陪你到家乡风光风光?”张良说:“臣下一间寒舍,又无父母,仅一老师父已经过世了,这些大王知道的,我还有什么风光啊!只不过想旧地一游,了却思念之情罢了。大王先走一步,臣马上赶到。”“好”刘邦让张良留下,便带着大军向西北薛地去了。

张良按“老父”所言“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的标志,从谷城西山寻找,找到了二郎山也没找到,便来到锅山,马又渴又饿,张良用一凹心石块舀水饮完马。又向青冈山、孤儿山寻找,也未找到放有“黄石”标志的坟堆,他站青冈山向东一望,家乡就要到了。于是他就向张家楼方向找去,正走着,一只山雀在头上空叫着:“黄石,黄石,黄石。”也怪,这山雀不飞在前也不飞在后,就在张良上前方几米上空飞,一边飞一边叫“黄石,黄石”,张良走的快,它就飞的快,他走得慢它就飞得慢,张良心想:我在这生活10年,是山林山雀给我潜居的乐趣,是山雀有情,见旧主而欢叫,跟它走吧。于是张良跟随着山雀,山雀伴随着张良,不知不觉就来到黄石山前。张良下了马,把马拴在山半腰,跟着山雀的叫声来到山顶,张良站在山顶,向东一望,云坛山下河水如练,圯桥读书处、张家花园和登高山前的张家楼隐约可见,但不见义父的高大门楼,触景生情,心情十分悲伤,想到村中百余人跟我出生入死,已没有人了,仅剩我一人,已做刘邦的军师,我怎向村中父老交待,我有何脸面再见乡村父老。他深深地向家张家楼的父老乡亲作了个揖,以表敬念之情。

当他向脚下山的山头望去,不禁一阵惊喜:那不是黄石吗?像磨盘大小的一片黄石静静的躺在小土堆上,山雀正在边上叫着呢,于是他三步并作二步来到黄石跟前,“扑通”一下跪在了黄石冢前,眼泪潸然而下,他一边哭着,一边诉说着,没有师父的指教,没有师父的兵书,孩儿哪有今天。不知哭到什么时候,只见夕阳染红了山林,染红了黄石冢,染红了张良的身。于是他起来,围着黄石冢转了三圈,然后搬动一块光亮如镜的石块,立在冢前。张良说:“师父,您功高无量,天下无双,是孩儿难以诉说得完的,立无字碑作纪念,以示天下吧。”

为了让身心能陪伴着师父,他又找来了一块象人跪形的山石,立在了碑前,以示张良之敬仰奠祀之心。太阳快要落山了,他怕误了军机之事,只得从冢上取一小块黄石揣在怀里,带回家中奠祀。留在黄石山上的无字碑和跪拜石永远保存了下来。并演化为石镜子和蛤蟆精了,在无字碑的左边,因张良奠祠跪拜长久,而深深地印下了膝印、足印,后演化成王母娘娘的脚印子。民间流传这样一首诗:张良寻师在黄石,黄石冢上放黄石,立碑留下跪拜石,后人循迹奠黄石。黄石山上的无字碑和跪拜石,在1970年前后,采石时被炸药炸成碎石铺路了,今天已无从见到那镜子一般的无字碑了,更见不到象蛤蟆精一样的跪拜石了。

【本文作者:王如坤 邳州民间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帮今黍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36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