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邳州港方良劳模创新工作室
自主研发的“一种绞车远程控制系统”
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
![]()
一套控制系统
缘何获得国家专利?
系统应用对港口作业发挥啥作用?
一起来了解下
![]()
港口绞车在作业过程中,原来需要3名绞车工。1名绞车工在绞车房操作绞车前进、后退,1名绞车工现场巡道,一名绞车工现场挂钩和摘钩。操作过程中,3名绞车工必须保持联系,确保操作安全。但有时会出现联系不畅,发生绞车不能及时停止,导致设备损坏,维修起来时间长、费用高,影响生产正常运行。针对存在问题,方良劳模创新工作室杨孝成、孟凡恩等成员组成攻关小组,对绞车进行技术改造。
![]()
通过不断查阅资料,多次研讨,他们制定整套改造方案,并现场论证,最终实现远程控制。改造后,只需要1名绞车工在现场遥控操作绞车并同时进行挂钩、摘钩操作,另外1名绞车工进行巡道,每年节约人力成本约5.5万元,降低维修成本约2万元。
![]()
此项专利是方良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之一。该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由徐州市劳模、徐州市企业首席技师郭方良作为带头人,港口一批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
近年来,该工作室围绕港口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攻关课题,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先后研发、改造项目约60项,获得国家、省、市级多项科技表彰和奖励。其中,7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成果应用于港口电气设备、煤炭计量化验、装卸工艺等生产经营领域,为港口节约成本近300万元。工作室先后获评“徐州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