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市岔河镇“文化礼堂”办婚宴,吃出节俭新风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rvjdgtgz 发表于 2023-10-5 20:4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lirvjdgtgz
2023-10-5 20:45:23 3393 0 看楼主
来源:银杏融媒 评论0

近日,岔河镇马庄村民马先生在马庄村文化礼堂中心举办了婚礼,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祝福两位新人。简洁宽敞的宴席区内,大家围坐一堂。红烧鱼、炖牛肉等家常菜摆放在桌上,大家频频动筷,宴席上有说有笑。

“饭菜品质赶得上城里的酒店,价格还便宜很多,吃得开心又省钱。”新郎马先生说。

在文化礼堂里,洋溢的不仅仅是喜悦的新婚氛围,还有满满的文明新风尚。“加入文明新风的环节,我觉得很有意义,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公筷公勺……这些公益、文明的内容给我们的婚礼增色不少。”新郎马先生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岔河镇大力鼓励乡村移风易俗,探索打造“新风村宴”服务品牌,借助婚庆、周岁宴等办宴仪式,推出“文明宣传”套餐和“文化点单”套餐,内含文明餐桌、文化下乡、公益广告、志愿服务等“礼品”。

此外,借助移风易俗志愿队,将文化元素、文明新风有机融入农村办宴全过程之中,让主动来到文化礼堂的群众在举办婚礼的同时,也“品尝”一顿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

岔河镇马庄村党支部书记马永说:“自从推出‘新风村宴’、签订‘新风承诺’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与指导下,客人的节约意识提高了,餐桌上铺张浪费现象大为减少。”

今年以来,岔河镇马庄村共办“新风村宴”10余场,通过减少桌数、降低餐标、减少烟酒开支等举措,共计节省金额15万余元。

岔河镇创文工作人员王伊欣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持续激活农村文化礼堂的“文礼”属性,让农村文化礼堂成为服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基层文化需求的“精神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lirvjdgtgz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39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