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事发生:清华哲学话剧节《威廉与我》观后感之一/徐景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绑琴 发表于 2024-11-17 06:3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绑琴
2024-11-17 06:32:43 1136 0 看楼主
果然有事发生:清华哲学话剧节《威廉与我》观后感之一
走进大厅,迎面展示牌“有事发生——哲学戏剧节”的主题词,让我顿生困惑至剧终时,始解困惑,但却又有困惑始生感。
哲学的戏剧?三个小时的观看与思考?新潮时髦学术噱头?怀疑是否类似二次元!却也中招入套,心中直犯嘀咕:能有什么事发生呢?
灵光一闪,回顾起自己的人生历程,很多年来,不是常常处在“有事发生”的紧张中吗?即使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
比如昨天,就发生了一件令我一惊一喜事:有出版社编辑加微信聊出书。
生活太多不确定性,太多莫测事!这其实正是人生的戏剧性,也是戏剧的戏剧性。
想到这里,果然有了“威廉与我”感。
三个小时,四个演员,31个角色,完整演绎莎士比亚一生,舞台充满张力,戏剧冲突应接不暇却也有条不紊,让我端坐始终而入戏,依依不舍离去而反思。
因为青少年时最爱读外国文学,大学时是外国文学课代表,又多次高函、电大、自考教过外国文学,更曾热读莎士比亚全集与传记及莎学评论,于是剧中人物、台戏、剧情以及纷至沓来的莎翁剧名,都似我的人生电影回放:似曾相识燕归来!
谢幕时清华哲学女教授与导演互动,点破何以哲学戏剧节之题。
人生无处不哲学,只是你不哲学思考。
《威廉与我》的舞台哲学效果很强烈,发散思考人生的哲学点太多太多。因为哲学思考的自我、隐秘与神秘性,不再赘述。总而言之,走出剧场如教堂洗礼,他戏结束,我戏方始。
清华哲学戏剧节的第二场演出是《等待戈多》,更西方哲学的现代性与内我性,而莎士比亚时代的哲学相比较而言,更具行动性与社会性。
有事发生,我方存在。没事找事,人生如戏。
观戏时易生崇高感,出场又一凡夫俗子。但崇高的感觉真好,所以古时剧院才是最好的公民课堂,而当下,还有多少人走进剧场看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绑琴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13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