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适 ? 笃行——李金友的艺术人生 | 作者 赵京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撼祥铰 发表于 2025-1-17 10: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撼祥铰
2025-1-17 10:21:16 1108 0 看楼主


他曾经为官,任职邳州市政协副主席;
因画成名,为该市首位中美协会员;
他不追慕竹林七贤的魏晋风骨,也不游走权贵私宅的金谷之宴。
以闲适的生活融入市井,以笃行的博识纵论天下,尤以书画、金石鉴赏为好;一生把职业与爱好完美结合,让闲适与笃行迭次前行,峥嵘岁月在他的轻拨下迸发着诗和远方的弦音。
他就是邳州画廊的主人李金友先生。
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我观李老的画作,如一首有色彩的诗和有音乐的曲,叮咚溪水流淌着不竭古韵。他是邳州第一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如今年逾耄耋,健身与书画是他晚年生活的主调,李老活跃画坛近半个世纪,丹青不渝、笃行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五十年如一日,他甘为人梯,倾心艺术传播,长期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和民间美术研究教学工作。也正因李老一直潜心于生活与艺术之间,化古人之法为我法,所以他的作品更多的是给人一种亲切、明朗、质朴、淡然而不失雅趣的风格。
李金友老师笔名大墩。
一般而言,既然是从事书画艺术的,多少在笔名上会下一番功夫,要么明雅,要么明志。而李老这一跟随他五十多年的笔名则是大俗大雅,用他的话说,“在书画道路上摸索,不管走过多长的路,我都是从基层走过来的,这个笔名,就是我的根……”娓娓道来之中自有淡然自若的情怀。
历经五十余年,享誉画坛,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江苏版画院高级画师。同时还曾任江苏美协四届理事,徐州美协常务理事,邳州美协主席,邳州画院院长等职。光环背后,是他对书画艺术不懈的追求精神。
1984年到1986年间,李老进入南京艺术学院深造,主攻版画,兼修国画,受教于张树云、张仲则、陈大羽、张文俊诸教授,多次参加江苏省版画创作班,在长期创作实践中受到吴俊发、张新予、朱琴葆、黄丕谟,程勉等名师的悉心帮助和指导。在学习中,李老潜心研究,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到对艺术的解读和对名师笔法墨韵的领悟上,博采众美又自成一家,为今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所谓“厚积而薄发”。经过多年的丹青笃行,加之诸多艺术大师的指点渐悟,李老的书画功底得以更加深厚,画风也因其自身努力变得更加浑然天成。
其作品曾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第九届全国版画展,全国版画优秀作品邀请展,首届全国农民画展并多次获奖。
据不完全统计,李老在参加的江苏省各类美展中,曾分获金、银、铜奖或优秀奖。作品也见诸《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农民日报》、《农民画报》、《新华日报》、《江苏画刊》以及《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美术月刊》、《版画艺术》等报刊杂志。而《江苏美术作品集》、《江苏美术馆藏作品集》、《江苏美术50年》等多部大型画集也收录李老作品多幅。同时,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南艺美术馆乃至国外一些美术机构收藏,多幅作品被选送国外多地展出。
长期从事邳州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李老,还负责邳州民间艺术的组织领导和研究辅导工作。李老如此勤勉于艺术的精神得到国家文化部的认可,并授予李老“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优秀辅导者”称号。


李金友老师老早前供职于基层文化站长、市民间艺术研究院长、文化局副局长、市政协第六——十一届委员、常委、副主席等职,同时当选第八届江苏省人大代表。与这些相比,李金友老师并不在意那些或荣誉、或职位上的高低得失,他更看重的是书画的笔墨丹青是否能有一种新的呈现方式,意境是否能突破既有的框架和范式。这些问题,才是李老师所真正追寻求索的。
李老师作画洒脱、自然,不拘于形式,不固守于理论。一纸摊开,凝神静视,层层生发,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大片,心至成图,笔随意行,自然流淌,山川花鸟虫鱼跃然于眼底。其浑然作画之境界,催生观者有飘然忘我之感。
这种淡定、宁静、从容的现场作画实力,离不开历经山川自然的感悟,更离不开拙守真谛的修为。一个浮躁的人,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一个急于求成的人,是不可能深入到道法自然的艺术深处的。在当下浮躁之风肆虐,艺术也趋于快餐利益情况下,书画家李金友却能够静处一隅,不为时风所扰,平淡无为的陶醉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
在他的《觅食》、《丰收在望》等作品中,不仅极具写实气息,还兼蓄了白石老人的风趣幽默意境;其《板桥诗思图》,在文人画中又赋予它坚毅的品格,竹石背景,板桥执笔遥思,忧国忧民意于言外,说是画的板桥,倒不如说这是李老自身性格人品的写照。
《吴历墨井画跋》言,“学画者先贵立品,品正之人,笔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然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也然。”正如李金友老师与他在书画艺术上的追求和造诣一样,意随笔生释画境,洗尽铅华呈素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撼祥铰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10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