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角膜名医张明昌:用创新与仁心,点亮百万患者的视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翠茵818 发表于 2025-3-18 13: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翠茵818
2025-3-18 13:18:09 1530 0 看楼主


他是改写中国眼科史的追光者,成功开展了
世界首例人工生物角膜移植术
世界首例组织工程角膜内皮移植术
世界首例异体唇腺移植术
世界首例注册临床研究的人工合成角膜移植手术
国产首款飞秒激光屈光治疗设备的探索性临床研究领航者
他是协和医院名医卓越医师
他是华厦眼科湖北省区名誉总院长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为患者祛除眼部顽疾,带来光明
在医教研等领域颇有建树
让我们一起走进张明昌教授
角膜精雕“视”界
1、把患者放在心中



张明昌大学时期照片
张明昌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后就进入武汉协和医院,从医40年,创新医术几十项。
很多还是角膜领域的尖端技术,且每一项新技术都给患者带来光明,擅长角膜病、眼表疾病暨干眼等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近视激光治疗,开展疑难及创新手术。
张明昌教授的眼里,每个人的眼睛各不相同,眼睛的疾病自然因人而异;他想:多了解病人的需求,多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医生才可能为病人治好病。



20世纪90年代,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刚入国内。这种先进设备有标准程序,然而,每一个病人都有个体差异,这些标准程序像“卡尺”一样把很多人卡在外面:他们的病治不了。
曾经有一位蔡甸姑娘因为多年的近视,戴上眼镜还总看不清,通过当地的医生介绍,慕名找到了张明昌教授进行就诊。通过仔细地检查,张教授查出这位蔡甸姑娘的角膜上有“疤痕”,所以才会导致她生活在模糊的世界里。对于有“疤痕”的角膜来说,通常的治疗方法是角膜移植。但是,角膜供体匮乏,绝大多数人只能在痛苦中等待。如何在有“疤痕”的角膜上做激光?国内外都没有先例并且没有医生愿意尝试。
经过反复琢磨,张明昌教授认为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是把角膜削薄,为什么不能用这样的办法来“切削”角膜表层的“疤痕”呢?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张明昌教授决定试一试。通过与多方的沟通与研究,张明昌教授让原本只能治近视的准分子激光,适用于了角膜病的治疗,第一例“激光治疗性切削联合屈光性切削”手术成功了,蔡甸姑娘的眼睛变得清澈明亮。通过“激光治疗性切削联合屈光性切削”新技术的开展,又让十几名眼睛有“疤痕”的近视患者重新获得了光明。
从医40年间,张明昌教授身兼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和教师三职。对于这三项使命,他认为:科研一定要想着病人,为治好病服务,不是着眼于职位晋升。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张明昌教授时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眼科病人,或是病人的家人、朋友,我会怎么做?
一位22岁的农村小伙子,从小一只眼睛失明。他好不容易学成手艺,进城打工当厨师,仅剩的一只好眼也因病毒侵蚀几乎失明。无法工作的小伙子,面临着人生的重大危机。
角膜移植是根治此病的唯一方法。然而,对于病人,不但移植手术需要一笔费用,术后抗排斥反应要长期用药,背负长期的经济负担。
眼睛角膜仅有560微米,大约10根头发丝那么厚,如果把角膜切到十几微米,不到一根头发丝那么薄,然后进行移植,这样,移植角膜手术后的排斥反应会大大降低,病人就可以不用长期用药。但这种手术风险很大:切削角膜的精度很难掌握。有人劝张明昌放弃,他决定:为病人冒险。
在显微镜下,张明昌教授为农村小伙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手术。术后小伙的视力由0.08上升到0.7,并且巨大的经济负担,也被张明昌教授这种角膜移植的创新手术,轻轻剥离掉。之后,接二连三的患者,成为类似手术的受益者。



在张明昌教授的病房里,大多数病人的住院费都很低。他认为,很多角膜病人来自农村,经济不宽裕,能不用的高价药,就坚决不用。
找大专家看病常常要限号,张明昌教授没有这样做。每次看门诊,来再多的病人他都要看完,常常上午的门诊要看到下午,他总是说,这些病人很多都是从全国各地赶来,跑一趟不容易,医生始终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耐心、细心告诉患者病情的始末、解决的方案,这也是为什么张明昌教授专家号一号难求的原因。
2、创新和专注、奠定成就基石



得益于武汉协和医院眼科科室浓郁的学术氛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等良好的传统,张明昌教授带领团队多次在眼表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
2010年,张明昌教授及其团队曾在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文,总结了武汉市眼角膜捐赠的状况。
此外,在2009年及2017年,张明昌教授带领武汉协和医院眼科团队分别施行了世界首例组织工程板层角膜移植术及组织工程内皮移植术,为促进我国组织工程角膜在全球范围内的首先上市起到了历史性推动作用。



2015年,张明昌教授参与的世界首个人工生物工程角膜的首发。他指出,该产品的成功研发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临床上角膜缺乏的困境。但临床应用仍需要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未来的研究也将围绕人工生物角膜的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等开展。此外产品本身还需要不断优化并逐步地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张明昌带领团队完成首款国产飞秒激光屈光(近视)治疗设备的探索性临床研究。这项突破意味着,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屈光精密眼科手术设备将实现国产替代,患者治疗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3、雕刻的不仅是角膜,更是患者的人生




聘任张明昌教授为华厦眼科湖北省区名誉总院长
2025年,张明昌教授成为华厦眼科湖北省区名誉总院长,一肩挑起眼表及角膜病科、屈光科两个学科带头人。谈及此次合作,张教授坦言,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与自身"医者仁心、精益求精"的行医理念高度契合,"从精准诊疗到人性化服务,这里把患者的每一寸光明都当作责任"。并且,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深耕眼科领域多年,其汇聚全国顶尖眼科专家的多学科协作平台,以及成熟的“医教研”体系,亦是吸引张明昌教授的关键。






作为集团首席专家、国际眼科学科学院院士黎晓新教授的学术引领和临床创新成果,更让张教授感受到"与顶尖同行并肩作战的使命感"。
“角膜健康守门人”坐镇武汉华厦眼科近视手术,张明昌教授既是深耕眼表角膜病诊疗四十余年的“角膜守护者”,武汉协和医院屈光中心创始人也是最早在国内开展屈光手术的专家之一——多重身份让他的近视激光手术多了一份独特的安全底气。
张明昌教授早在1994年便开启近视激光手术探索、实践,如今更是牵头完成首款国产飞秒激光屈光(近视)治疗设备的探索性临床研究。



张明昌教授常年与角膜炎、干眼症等复杂眼表疾病“过招”的经验,让他对近视激光手术的安全性把控近乎严苛。角膜就像眼睛的“玻璃窗”,别人盯着矫正视力,他还得盯着术后数十年的角膜会不会“闹脾气”。既要精准矫正度数,更要守护这层珍贵组织的长期健康。
相较于常规屈光手术医生,张明昌教授在角膜病的长期研究中,因对各种角膜疾病的诊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让他及其团队做近视激光类手术时:
术前更能准确判断角膜条件是否适合,能更好地预测手术效果和风险,计划更全面;
术中凭丰富手术经验预判角膜反应;
术后患者如有需要,更能定制专属润眼方案。



张明昌仁心仁术,多次获患者赞誉
用患者的话说:“从术前检查到术后复查,连眼睛干不干这种细节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在张教授看来,近视手术虽已高度程序化,但唯有把每双眼睛当作“终身作品”,才能真正对得起患者的信任。
结语:
从让中国角膜移植材料创新跻身世界前列,到推动国产高端眼科设备破茧成蝶;
从创新"毫米级"手术标准,到建立"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体系。
张明昌教授用四十年证明:医术决定手术台的高度,医德照亮康复路的方向。正如他在央视采访中所说:"我们精雕的不只是角膜,更是患者重启人生的勇气。"这位持续改写中国眼科历史的追光者,正用仁心与匠意,为"健康中国"书写新的光明注脚。
(编辑 王芷珏 编审 朱兵 杨新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翠茵818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53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