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车市时隔28年恐再现负增长 未来三年或呈L型走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舆祢终生 发表于 2018-12-20 19: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舆祢终生
2018-12-20 19:18:38 3012 2 看楼主
“像当前持续降温的天气一样,11月国内车市销量情况,同样延续了7月以来持续低迷的走势。”对于当前车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秘书长助理陈士华如是表示。

近日,中汽协发布的11月汽车市场销售数据显示,上月,我国汽车销售约254.8万辆,同比下滑13.9%,是本年以来销量跌幅最大月份,同时也是车市从7月开始连续销量同比下滑的第五个月份。

受11月销量影响,前11个月,国内车市累计销量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至1.7%。考虑到由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导致的去年12月较高销量基数,中汽协认为,在接下来的最后一个月,车市销量情况也不会太抱负。

在车市整体遇冷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表示为全行业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希望。

全年车市或将下滑3%

尽管年初业内对本年国内车市遇冷的情况已有心理准备,但“负增长”的市场表示仍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期。

事实上,本年上半年,国内车市表示良好,累计销量增速维持在5.6%的正常水平。然而从下半年开始,情况急转直下。10月,国内车市累计销量开始出现负增长;11月,车市销量负增长幅度进一步扩大至1.7%。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随着12月国内车市销量下滑情况的持续,本年全年,国内车市的销量下滑幅度预计将达到3%摆布。若此预判成真,这意味着时隔28年,中国车市将再次出现年度销量负增长。上一次这样的情况还要还要追溯至1990年。

从车型来看,商用车市场本年表示可圈可点。数据显示,1~11月我国商用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5%,但仍难以抵消乘用车市场更为严峻的下滑走势。1~11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销售约2147.8万辆,同比下滑2.8%。截至目前,乘用车三大细分市场均处于下滑状态。此前连续多年销量增速维持在两位数的SUV市场,1~11月销量累计下滑了0.8%,轿车市场和MPV市场销量则别离下滑了1.4%和16.1%。

陈士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按照近年来SUV市场的强势表示,此前中汽协曾预测,本年SUV市场份额将有望与轿车市场看齐,但从当前的销量表示来看,其市场份额的“顶点”比想象中来得更早。

陈士华认为,与SUV市场比拟,本年轿车市场表示还算不错,虽然前11个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4%,但下滑幅度与去年比拟已有所减小。数据显示,去年,国内轿车市场销量同比下滑2.5%,彼时,SUV市场还是正增长状态,增长幅度高达13.3%。

新能源明年销量挑战160万辆

师建华认为,本年车市出现负增长在情理之中。“我国汽车市场实际已进入低速增长状态好几年了,但因为小排量购置税优惠政策出台,又刺激车市有了新的增长。”师建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明年开始,此前小排量购置税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市场透支效应将基本消失,国内车市将重新回归按市场规律发展的状态。

对此,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也表示认同。他指出,未来三年内,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L”型走势,而并非“V”型走势。这意味着,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仍将是明后年中国车市的主要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变为存量市场时,新的增量市场已悄然诞生。中汽协数据显示,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累计销量达到约103万辆,提前一个月达到了中汽协年初预测的100万辆大关。许海东认为,从目前情况看,本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预计将超过120万辆。

在许海东看来,本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助虽已明显退坡,但前11个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仍能保持超60%增速,这说明: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真正的市场消费需求正在增加;另一方面,“双积分”政策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在此情况下,明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有望持续较高的增长速度。

据中汽协预测,明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预计在40万辆以上,这意味着,明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有望达到160万辆摆布。

每日经济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远航者 发表于 2018-12-20 19:19:2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远航者
2018-12-20 19:19:28 看楼主
北京刚需,没有指标,摇号很多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浩文 发表于 2018-12-20 19:20:23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浩文
2018-12-20 19:20:23 看楼主
低迷,指导经济复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舆祢终生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012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