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律师妈妈5年和儿子签4份协议:规则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狼人 发表于 2019-1-3 19:5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狼人
2019-1-3 19:55:53 5729 0 看楼主









1


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世界就是用来颠覆的。
这句话听起来让人热血澎湃。但是,如果大家都因为一己之私破坏规则,这个社会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本年霸座事件频频发生,事情出来以后,我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破坏规则的人总在占便宜,为什么还要教孩子守规矩?
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心里也有过担忧:“教孩子守规矩,究竟会不会让他吃亏?就像高铁上老老实实买票却被逼让座的人,他们难道错了吗?”
但最终我决定告诉孩子:守规矩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利益,而是活在这个社会上最基本的要求。
之前一则“母子签订零用钱协议”的新闻在网上流传,协议的甲方是一位当律师的母亲,乙方是她10岁的儿子。






其实,这不是他们第一次签协议了。
最早的一份协议是5年前,孩子还在幼儿园的时候签的。协议规定,只有在幼儿园按要求完成作业,洗完澡后本身叠衣服,才能获得周末看动画片的福利。
在大部分家长看来,5岁的孩子懂什么?还能遵守协议?简直是有点可笑。
可这位妈妈不这么认为,守规则,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植入到他脑海里的,并且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
就这样,5年间,母子签了4份协议。
谈到为什么要跟儿子签订这样一份零用钱协议,母亲吕远霞说,“做了多年的律师,看过太多缺乏法制不雅观念和契约意识的例子,希望让他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规则这种东西。”
在父母都崇尚解放孩子本性的今天,这位母亲的做法难能可贵。在让孩子追求个性之前,遵守规则才是首先要学习的一课。
并且,她的教育方式也对孩子的生活习惯产生了一些影响。例如,同学跟他借钱,他跟同学签借款协议;买东西的时候会注意商品的保质期,因为妈妈和他说售卖超过保质期的商品要支付十倍补偿;去外面吃饭买单后会保留小票,以防发生食物中毒可以作为证据。
在10岁的年龄,他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凡事皆有规则,以及如何维护本身的权益。可见,妈妈的苦心没有白费。
很多时候,父母让本身的孩子在追求个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不遵守规则所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会暗藏在孩子往后几十年的人生中,等待某一个节点的爆发。
小的时候,没有遵守父母制定的家规;上学了,没有遵守校规;到社会上,自然就不会遵守社会规范以及法律。
或许,小时候在家里父母会觉得孩子有个性、可爱;但等他长大了,社会却不会容忍他。曾经在公车上因搬弄踢打乘客而被狠踹的7岁男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说回那位律师母亲,吕远霞表示,通过签协议,她希望孩子明白,如果按照约定完成任务,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如果他违反了约定,就要对本身的行为负责。
不得不说,这位妈妈的三不雅观很正。比起那些孩子做错了事,以“他还是个孩子”来逃避责任的家长,吕远霞是妈妈们的典范。
只要孩子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无论年龄多小,教会他们守规则是最基本的。




心理学教授赛德兹曾经说过:
人如同陶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比如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现在的父母很注重孩子的教育,说起育儿来都有本身的一套理论,但是,身教胜于言传,说得再好,如果不注重本身的言行一致,也很难让孩子信服。
去年曾经有一件事,让很多人认识了“黄小蕾”这个名字。
黄小蕾是一位演员,当天她带着两岁半的女儿到迪士尼玩。由于孩子身高不够,很多项目都不能玩,后来他们终于找到矿山小火车的时候,却因为孩子多次测量均达不到园方的标准,而被工作人员拒绝上车。
黄小蕾气不外,于是在网上发长文控诉迪士尼,指责工作人员态度恶劣,故意刁难,让她感到“震惊”。
事情发生后,网友纷纷谴责园方的行为。但后来出现的反转,却很快打了她的脸。
在迪士尼和游客的回应中,给我们呈现了事情的别的一面:
孩子多次测量身高不够,黄小蕾带着孩子硬闯上小火车,导致该项目停运,其他游客下车在雨中等待了十几分钟。除此之外,她还把工作人员的脖子和手挠破皮。
孰是孰非,没有在现场的人很难说清楚,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受伤最深的人不是黄小蕾,也不是工作人员,而是她两岁半的女儿。
在她的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受到了不小的惊吓,甚至嚎啕大哭。










且不说孩子本来就身高不够,强行上车有可能出现不测。就算争执到最后,她顺利带着孩子上车,给孩子心理上带来的伤害也难以平复,实在得不偿失,就像网友说的,是作为妈妈的她造成孩子的心理暗影。










两岁半的孩子已经懂不少事了,她全程目睹本身的妈妈对着别人大吵大闹,强行用本身的力量破坏规则。造成暗影是一方面,如果孩子大一点,有可能有样学样,认为规则也是可以随意破坏的。
本身破坏规则的家长,教不出守规则的孩子。
让孩子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本身却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跟孩子说不能乱扔垃圾,却随手就把果皮往车外丢;让孩子排队,本身却因为赶时间直接跑到队伍最前面。在这些行为面前,父母教育孩子的语言显得苍白无力。
一边让孩子守规则,一边破坏规则,面对这样的家长,久而久之,孩子的规则感完全崩坏,以后就很难用任何规则来约束他了。
生活中不乏一些父母,认为无需对孩子做错的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况且孩子还小,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也不会理解。
但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在小事没办法约束本身,你在大的事情也很可能不约束本身。
所以,孩子越小,我们越应该以身作则地教会他们守规则。没有不能遵守规则的孩子,只有过度放纵的父母。




著名的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讲座视频曾经刷爆妈妈圈。
她认为:对孩子说“不”的时间必然要早。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的家庭,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他不成能对父母提什么特殊的要求,也不成能以什么极端的手段要挟父母。
他们不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这爱是有原则的。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们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有原则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原则的孩子。我们得让孩子知道,规则就是规则,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比起跟在孩子后面随时随地为他收拾烂摊子,不如及早教会他遵守规则。
对规则有敬畏之心,才能更好地庇护本身。
守规则的人内心更加坚定,他们知道本身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他们有本身的信念和做事情的节奏,不容易受别人影响。
无论破坏规则的人有多少,我们都要坚持让孩子成为守规则的阿谁人。守规则,也许无法让你跑得很快,但可以助你走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狼人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572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