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热点:全面推进婚俗改革 回归婚礼真正内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limin 发表于 2019-1-17 11:4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iaolimin
2019-1-17 11:47:11 2437 0 看楼主
【热点背景】

婚礼,是让爱情具备仪式感的一种表现,也是很多爱情男女都会经历的一种“人生大事”,而当前却出现了如低俗婚闹、变相索要礼金、铺张浪费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婚礼作为爱情与婚姻“见证”的纯洁属性。近日,民政部要求,全面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简约适当的婚俗礼仪。

【命题预测】

近年来各类婚俗陋习屡遭谴责,如低俗婚闹、“天价彩礼”、攀比浪费、索要礼金等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民政部要求,要鼓励和推广传统婚礼,积极倡导和组织举办集体婚礼、纪念婚礼、慈善婚礼等格调高雅、内涵丰富、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婚礼形式。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热点解析】

我认为民政部的“出手”非常有必要,当前婚俗问题,不仅仅是一对新人、一个家庭的“私事”,俨然已经成为比力突出的社会问题,婚礼是代表了我们婚姻和爱情的向往,婚俗习惯也折射了人们的婚姻价值不雅观。简单、质朴、回归本意天良的婚嫁风俗,应该深入每一对新人、每一个家庭的内心,让简单适当引领婚礼新风尚。

近些年,我们对于婚礼的印象中,除了有美满、感动、幸福,也经常被这样一些字眼刺痛着,“天价彩礼”、“低俗婚闹”、“礼金凹凸=情分好坏”、“‘风光’大办、不能输给XX”......这些报道反映当前婚俗中的问题,婚礼物质化不仅给亲朋好友造成了负担,更有甚者,高额彩礼给未来的婚姻生活带来了很大负担以及情感考验;婚礼低俗化,则让原本美好纯洁的仪式沾染上污垢,不仅给新人也给到场亲朋留下了不好的体验,行为恶俗,触目惊心。婚俗是社会习俗的一种,低俗物质的婚礼习惯势必会影响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不雅观以及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应对婚俗陋习,我们要多措并举、坚决说“不”:

第一,价值不雅观引导是关键一环。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进入新时代,尤须破旧礼,立新时代之风。我们既要做好传统婚俗文化的传播,又要自上而下积极宣传简约、适当、高雅、文明、节俭的婚俗理念,坚决反对利用婚姻敛财、抵制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这不仅需要来自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也需要做到不时宣传、处处推广;不仅要潜移默化,更需要形式创新。

第二,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率先垂范。“在上位者”要做到积极引领,以身作则,形成良好表率,让普通大众看到新气象从而积极效仿。当然,也需要做好党政部门内部的监督工作,杜绝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鼓励一切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仅仅在婚俗层面。必要时,通过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来抵制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出现。

第三,创新婚俗形式,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提倡各类婚俗形式的遍及开花,诸如集体婚礼、编年婚礼、慈善婚礼、“零彩礼”式婚礼、极简婚礼等。同时,民政部门也应积极推广人性化的领证办事,用庄严神圣的结婚登记颁证仪式代替大操大办的婚礼形式,让新人在登记之初,就感受到婚礼的庄严与神圣。

第四,要抓住“关键多数”,既要潜移默化,又要重点“出击”。婚俗形式的选择受父母亲朋的影响,但当代年轻人在本身的婚礼选择上也越来越有话语权。让年轻人“当家做主”事关重要。年轻人的价值不雅观引导要比祖辈们更容易一些,而当前年轻人的不雅观念越来越文明开放,在婚俗习惯引导时抓住这一重点人群,关注年轻人的兴趣爱好,让年轻人成为婚俗改革的主力军和有力支持着。当然,也要重点引导和规范农村地区的婚俗改革,迈进新时代的同时,保留各自的婚俗传统与特色,让现代化与传统、遍及化与个性相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iaolimin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43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