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砸手机”折射教育办理能力不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孤单的我 发表于 2019-1-18 11:4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孤单的我
2019-1-18 11:44:26 4765 5 看楼主
四川绵阳一名班主任两学期砸了学生22部手机的新闻,日前在网上引起不小争议。学校承认班主任的做法不妥,公众也遍及认为,班主任的教育办理方式过于粗暴,并且手机是私人财产,砸毁手机的行为是对私人财产的侵害,但部分学生家长却纷纷表态“砸得好”。

“砸手机”的故事频繁上演,背后其实是一场手机争夺战。寒假马上就要到了,争夺战的主战场很快就要转移到家庭,一大半的家长将面临考验。比力常见的现象是,一到寒暑假,年纪大点儿的孩子便玩起了较为复杂的游戏,年纪小的孩子则玩容易上手的游戏。一项调查显示,87.1%的受访者坦言,身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现象严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网络游戏玩家低龄化趋势明显。

过去的一年,各平台纷纷出台健康防护办法,希望用实名认证、面部识别等手段为青少年沉迷网游打造一道技术防线。家庭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最重要的场所,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引导。不然,很难排除未成年人通过借用验证资格、更换账号等方式“攻破”防沉迷系统。

现实中,有些家长对孩子严防死守,有些家长则放任不管,实际上都源于家长对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的能力缺失。孩子们之所以对手机爱不释手,根源在于网络世界为孩子提供了现实世界所没有的乐趣和精神满足。尤其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面对的是家长的“不在场”,是一个缺乏管教和关爱的环境。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砸手机都不是一种教育力量,更不成能抵达孩子的内心。手机争夺战说到底是眼球争夺战,关键在于为他们提供有趣、有爱的家庭生活,把他们的目光和心思吸引到现实生活中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法国已经明确禁止在幼儿园、小学、初中校园内使用手机。我国已开始出台相关举措,寻找有效解决手机问题的途径。孩子毕竟要长大,毕竟要独立面对一个充满诱惑与陷阱的互联网空间,今天可以逃避,未来却无法逃避。正确引导未成年人用好手机,才是对他们真正负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wei8287 发表于 2019-1-18 11:45:1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wei8287
2019-1-18 11:45:13 看楼主
争来夺去还是争夺不外时代的发展!只有洞察每一颗心灵,开出合理的药方,才能引导和医治迷失的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2030hy 发表于 2019-1-18 11:45:35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2030hy
2019-1-18 11:45:35 看楼主
来来来,专家出来走两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农民一族 发表于 2019-1-18 11:45:56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农民一族
2019-1-18 11:45:56 看楼主
站着说话不腰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夏坚2010 发表于 2019-1-18 11:46:46 | 只看该作者
5#
夏坚2010
2019-1-18 11:46:46 看楼主
你就是不知道教育难度,你对小学生讲道理,他听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科尔沁祥瑞 发表于 2019-1-18 11:47:20 | 只看该作者
6#
科尔沁祥瑞
2019-1-18 11:47:20 看楼主
还不是被中国的教育砖家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孤单的我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765 | 回复:5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