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性教育童书吃香:社会认知演进的缩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阿淳 发表于 2019-4-3 17:5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阿淳
2019-4-3 17:55:20 15164 0 看楼主
【阅读提示】怎样回答孩子“我从哪里来?”

光明网评论员: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有记者在多地幼儿园、书店采访了解到,许多幼儿园购买了儿童性教育绘本,一些书店还特意安排了专柜,原本放在角落里“吃灰”的有关儿童性教育的图书,如今成了“畅销书”。

性教育童书“吃香”,无疑是可喜的一幕,这意味着“性”这一话题在教育领域逐渐脱敏,从一个禁忌话题变成日常话题。从人类演进史也能看到,对这一话题的态度,是科学、理性还是愚昧、回避,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表记标帜物。

当然不成否认的是,性教育这一话题,经常能在舆论场掀起大范围讨论,这本身也展示了不同社会认知就这一话题的拉锯状态。比如北师大的一部性教育教材,因为家长抱怨“标准太大”,最终被暂时收回,这曾激起广泛讨论。从舆论意见看,舆论并不惧怕“标准过大”,也认识到以往对这一话题“讳莫如深”扭曲了常识,并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后果,如儿童不知如何防范性侵害、知识缺乏以致生理损害等。事实上,每一次类似讨论的展开,都有助于社会达成共识:对“性”这一不成回避的话题,并非越捂着越“安全”,越不堂堂正正地讲常识,越有可能承担无知的代价。

从记者的调查中,也能看出家长的实用主义态度,“一些家长表示,从幼儿园开始,就需要教育孩子身体哪些部位别人是不能触碰、不能看的。如果有人要侵犯,要坚决避免,并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这些认知,大致也来源于舆论场上爆出的相关案件。这也足以启示,如果自主性的教育不足,就只能由一些沉重事实来实现“教育”。

从性教育童书吃香能看出当前社会不雅观念的演进程度,而科学和理性的性教育整体氛围,当然不止步于童书,而是需要机制化、具有一按时间跨度的教育模式。但是,也不能否认的是,不少学校和机构的教育方式,依然止步于矇昧的“前现代”状态,而非正常、科学地传递性知识。比如中学以规制着装打扮等消灭性别特征的方式“防早恋”,以“男女不能同桌吃饭”等限制交往的办法来保证“专心学习”;再比如社会上有打着“女德”“国学”旗号的培训班,灌输所谓“女孩穿得时尚就是教唆强奸”“三精成一毒”等。

价值不雅观截然相反的景不雅观交织出现,也说明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不同水准的认知必然会产生碰撞,这也意味着性教育启蒙,可能也会面临方方面面的阻力与干扰。因此,教育工作者与社会舆论,需要保持理性与科学的态度,砥定性教育的大标的目的,安靖住社会常识。

性教育童书受欢迎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性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所在,在“性”这个每个人都必然面对、事关切身利益的话题面前,不光是孩子,可能需要社会层面的集体“补课”。

【上一篇】结婚率连降、离婚率攀升可堪忧虑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阿淳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516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