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间章回:风雨兼程六十年的港务局医院(作者:王以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10-22 12:2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10-22 12:27:37 3103 0 看楼主


邳州港务局大门西侧,一块《邳州港职工医院》的铭牌惹人著目。这就是港务局医院吗?是的。但有谁能想到他的前身竟仅仅是一间小小的港口卫生所呢?就是那个小卫生所,经过五六十年的风雨兼程一路走来,随着邳州港的不断发展壮大,卫生所也与日具进的不断成长完善,由名不见经传的几个人的小卫生所,一跃而成为闻名邳州的”大专科、小综合”的《邳州港职工医院》。虽然医院牌子显得有些陈旧,但它给了我两个信息: 沧桑的历史和即将准备与局本部一起搬迁到新的港址后,再重新制作挂上新的院牌。

走进《邳州港职工医院》,各条走廊的各个门前,挂满了门珍科室的牌牌,从诊断、检查、治疗一直到住院,门类齐全应有尽有,医护热情有问必答。医院的职责是对内部保障,向社会开放,並建有30多个床位的住院病房。为患者提供全天候的优质诊治服务,受到了广大职工、家属、社会众口一词的的赞扬。看着眼前闪过的一个个科室门牌,不由得回想起昔日卫生所的简陋景象,更由衷地赞叹医院职工们不畏艰难、千辛万苦的顽强创业精神……

五十多年前,在港务局一区的几间平房里,诞生了邳州港的卫生所,隶属于局行政科名下,简陋的医疗条件只能临时救急,包包伤口疮疖、看看伤风感冒,真的是”小儿科”呀,稍重些的伤病仍须到县里的大医院。这时从部队回来的陆进医生负责了卫生所的全面工作,接着先进模范李文秀参于了卫生所的领导,(后来李文秀同志升任局工会付主任,离开了卫生所。)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卫生所不断发展壮大,科室门类逐步齐全,医护人员也增多了,渐渐的能珍断治疗各种伤病了。职工们足不出港,便能得到及时的医疗保障。此后又逐渐地分配和调进一部分优秀的医生护士,我所知道的就有候增海、卞乃仁、候大林、彭玉强、葛新勇、吴文凤、张汝杰、刘宗桂、陆秀艳、李利娜、王岩、吴自凤等医护人员,由于卫生所的不断扩大和完善,逐步具备了医院的条件,1990年卫生所升格为职工医院。作为医院更须要充实増加更多的具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于是高维恩、杨伯侠也从局工会图书室重新回到医务岗位,更好地发挥她们的业务专长。

由于医院的扩大,人员增多,为了更好更全面的服务职工,在医疗条件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港口医院搬迁到了二区家属区,稍后又搬到现在的局机关大楼西侧,将原来的局招待所改造为职工医院,后来又建了部分楼房,发展成了一所综合医院。1992年为适应职工群众须要,首次开设了住院部,开始收治住院病人,在条件逐步成熟的基础上,2010年开始回馈社会,对外接收病人,更受到了社会上的好评,也更激活了医院的各项功能,全面发挥了医院的专长,造福港口广大职工,造福周边人民群众,一时名操运河畔、誉满邳州城。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紧紧抓住医疗改革的契机,积极发展、准确定位,突出持色、努力提高,现己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大专科、小综合”式医院。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拥有大型医疗设备10余台。目前医院专业一流,拥有市内三个最多:最多的针灸推拿病人;最多的针刀治疗病例;最多的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术病例;虽然成绩满满,但全院职工并不满足现状,而是精益求精,始终坚守遵循面向职工、服务大众的宗旨,决心在邳州医疗市场上再创佳绩、勇当先锋。

我接触港务局卫生所和后来的职工医院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到九十年代,由于时间长、医院的人员变动多,我记的不一定准确,我的目的是回忆他们高尚可贵的医德医术、艰苦奋斗的创业传统、救死扶伤的宝贵精神。

给我印象最深的候增海同志,身为院长却没有架子平易近人,手握医权又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待人诚恳、服务热情,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我曾和作为职工代表的他一起讨论过有关问题,也一起下过乡,处理有关卫生医疗方面的事情,后来我调了出来,但我们仍一如既往的彼此关心,我有一回遇车祸,他闻讯后立即来到我的床前,主动参于一些治疗意见,让我很受感动,他退休后听说住在徐州,可惜失去了联系,有机会一定前去拜访。

药房的刘宗桂同志工作认真负责,待人诚恳热情,性格活泼开朗,人际关系极好。她虽不直接看病,但医学知识丰富,乐于帮助病人解除痛苦。有一次我手上生鹅掌风,久治不癒,她看后轻松的说:”用红霉素。”结果真的一瓶红霉素膏彻底治好了我的鹅掌风,再也没有复发过。在我治疗灰指甲服用灰黄霉素时,她一再提醒这药对腎不好,不能常用。正因他爱管这些”闲事”,才得到了职工们的信任和好评。

吴文凤医生,医术高明,技术全面,忠厚仁慈,深受职工的喜爱,而且思想进步,上进心特强。我清楚的记得在局机关支部讨论她的入党问题大会上,她曾激动的喜淚长流,说不出话来,成了一段佳话。

候大林、王岩夫妻俩是我后来认识的,他们的好学和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坚持中西医结合,特别对中医颇有研究也确有建树,在医疗实践中多有应用。有一时期我的小腿迎面骨常常突然疼痛,他坚持用针灸治疗,不吃药、不打针,经10多天的针灸,彻底治愈,从未再犯。王岩对内科多有专长,她退休后在自己开的小医院里,也多是中医治疗,针灸、拔罐、推拿、贴膏等,疗效好,无痛苦、无风险,深受患者的欢迎。邳州著名彖刻家、港务局的朱荣法同事为其精心制作了一快《大医精诚》牌匾,悬挂于医院的楼梯口上,以彰其医德医术。

陆秀艳、李利娜、吴自凤是当时最年轻的医护人员,沉稳热情,好学上进,服务态度好,医疗技术精,注射一针见血,待患者如同家人,受到职工们众口一词的称赞。

现职年经的葛新勇院长,干劲十足,好学上进,乐于助人。一次我带人去徐州找专家门诊。我们对专家未免感到敬畏紧张,他从医生的角度安慰我们:”专家也是普通人,就以平常心来对待好了。”他说的是实话,也收到了效果。现在他又是局机关党支部委员,在医院的管理发展上也有着独到新颖的见解。因为他是内行,1987年从睢宁某医院调来,出任全科医生,由于医术好、进步快,最后桃起了院长的重担。在局党委的领导下,他正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我们深信一个全新的邳州港职工医院,借着改革开放、医疗改革的东风,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定将会开创出一个你追我赶、生龙活虎的新局面,展现出一派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10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