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夕话别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0-8-30 14:0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不胜收
2020-8-30 14:04:47 3164 0 看楼主
七夕话别离

文/孙兰茂




小时候,我常听母亲讲七夕的故事。她坐在夜空下指着天河说:“天河的右边是牵着两个小孩的牛郎星,左边是织女星。牛郎旁边菱形状的星星是织女隔着天河扔过来的被摔变形的绣花撑子;织女旁边的呈三角状的星星,是牛郎扔过来的耕牛用的牛梭子。两人互赠礼物,是为了留个念想,以此来互相记住对方。”

听得入了迷,到了七夕的晚上,我便偷偷地躲在花椒树底下,听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的对话。可我竖着耳朵,怎么也不听见。

母亲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真正纯洁无邪、心里有爱的人,才能听得见这凄美的声音。牛郎织女的故事告诉人们,只要心与亲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别离不是什么可怕的事。”

我所在的村庄,因经历了土地大包干经营,随后又流转连片经营,很多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出去打工的有男人,也有女人。因为要照顾家里的小孩和老人,很少是举家出去的。这样一来,牛郎织女的生活方式,成了乡村生活的新标配。

单位不景气,我辞职外出打工已十年有余。因与老板有情同手足的关系,我在单位一切皆顺风顺水,生活得像个玩童,常有乐不思蜀的感觉。

老婆想我了,就给我打电话,有时还打视频。无论话多话少,一打就是半个小时。我说:“孙子都七八岁了,还那么黏黏糊糊的,也不觉羞得慌。”你猜人家怎么说:“城市里开放,你单位条件又好,俺怕你把俺给忘了。”

我毕竟是读过书的人,性本清高。才没心思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呢。但禁不住老婆一次次的电话厮磨,有时还真对她产生一些思念之情。所以啊,每逢节假日,我是必然要回到老家看老婆的。老板倒也大度,时间长了不回家,他就会对我说:“怎那么长时间没回家看嫂夫人啊?”说得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外出打工,能够像我这样享受时光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数的人还是过着栉风沐雨的生活的。野人怀土,小草恋山,人之常情。好多家庭因夫妻两地生活而引发矛盾。或情感淡化,或见异思迁。貌合神离的家庭,前景注定是暗淡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家苏北人用小车推出来的,他们骨子里流淌着忠诚与善良,他们是大爱无疆的人。他们既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也要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儿女情长。

在新时代全民奔小康及国家一系列扶贫政策的感召下,老家的父老乡亲们,挺直腰杆,精神抖擞,撸起袖子加油干。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庄,今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漫步在村庄的柏油马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别墅一幢接着一幢,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文化广场,应有尽有。村庄周围有千亩连片的良田,有一望无垠的银杏园浏览园,有智能化的工厂,还有碧波荡漾的大沂河。

苍蝇没了,蚊子没了,田野里也没了农药味。从蔬菜到粮食,再到家畜家禽,从养殖到种植,是一套完整的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

村里还成立了养鸡生产合作社,蚕茧生产合作社以及生态旅游合作社。入股的村民每年都可以获得分红。

老年人去村里的养老院,年轻人到村里的工厂上班,孩子们去幼儿园或者学校学习。生活方式与城市里完全一样。

一对中年夫妻手挽着手向我走来。女的说:“表叔,村子的变化可大了,比城市还好呢。收入高,环境好,生活方便。这不,前段时间我坐火车到城里硬是把你表侄子给拽了回来。那厂长还一肚子不高兴。我才不管那一套呢,牛郎织女的生活俺早就过够了。表叔,你这次回来就别走了,不然的话,我让表婶子和你吵架。”

我说:“别,别。我考虑考虑。”

“表叔爷们,和你开玩笑的。不过,村里在外打工的人,听说村里好了,都挤破头地往回跑。在外面没回来的,就只剩下很少的几个男人了。要不相信的话,你回家问问表婶子去?”她一边说,还一边朝她老公挤了挤眼。

目送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忽然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正在一步步地向我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不胜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16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