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王庄村无名烈士找到了——韩寿福烈士亲属寻亲记 | 纪实 王以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标准好人真的
2023-4-15 10:28:37 10339 0 看楼主


从烟台赶来的郝志超为七十多年前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舅姥爷韩寿福烈士献上鲜花
无名烈士非无名,浴血疆场是英雄。淮海腥风惊天地,王庄村后遇险情。敌机投下罪恶弹,勇士损躯固长城。有名有姓无人知,房亭河畔颂英灵这是我撰写的歌颂邳州王庄村革命烈士诗中的一首《无名烈士》打油诗。虽然他不是王庄人,但他牺牲並安葬在王庄村,自然就成了王庄村革命烈士群体中的一员。几十年来,村民一直关心、打听他的姓名和家乡,没有结果。这个大家一直关心的祕密,终于在今年清明节那天,被一个远方来电解开了——他是山东烟台牟平人韩寿(守)福同志。“清明时节两纷纷,”春雨后的2023年清明那天下午,冷清的寒风把我关在屋里,从手机上流览俄乌战事和马英九回乡祭祖的新闻。忽然,一个要求添加新朋友的微信号跳了出来。按惯例,对于要求添加新明友的,不熟悉的人一般不加。但此人却首先声明:“看到你写的关于无名烈士的文章,王以太老师,想和你确认一下。是徐老师给了你的联系方式。”鉴此,我立即加上。验名“正身”后,便逐字逐句核对彼此掌握的无名烈士信息,经一番文字文流,已觉得有七八分对上号了。激动而又急切的心情感到文字交流太慢,马上切换成语音交谈,来得更直白和迅速,再经一番认真核对、仔细分析、反复斟酌,从该烈士的年龄、牺牲时间、安葬地点等情况看,王庄村安葬的无名烈士,就是山东烟台的韩寿福同志——韩寿福同志,山东省牙前县观水区韩家疃村(今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韩家村)人,1947年1月入伍,1948年10月入党, 1948年11月炎曹子阵亡,安葬于邳州王庄村。我们对这段信息认真反复分析,唯一对不上号的是对炎曹子阵亡的疑点。过去从没听说过炎曹子,但后来听熟悉碾庄地方社情、曾任碾庄镇16年党委书记的王景照同志讲:“碾庄南的确有个闫潮子,仅几户人家”。炎曹、闫潮,音近而字异,不过邳州再无“炎曹”的地名了。经分析应是外地人记忆中的错误,把潮记成了曹。是否是这个王庄村呢?为慎重起见,稍后我又电话咨询了邳州地名专家沈召伦先生(原市政府地名科负责人),经他分析: 邳州有几个王庄村。碾庄圩战役,主战场在碾庄和周边相邻的油湖、宋家、大、小埝等村庄;解放军九纵(韩是9纵27军)主攻,十纵在八义集西打援。战事惨烈,死伤甚众!从当时战事和敌我态势看,邳北四户镇的王庄,离战区较远;邳南八路镇的王庄又偏向碾庄东南方向,离战区也不近,故上面说的王庄均可排除,唯八义集镇王庄(大、小)村靠近碾庄,相距不远,部队上下大都经过那里,更重要的是,听家在王庄的王景照同志说:“王庄村的楼院子(地主房子)当时设有临时战地医院。”如此看来,有伤亡烈士安葬在王庄村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还原当时情况应该是:韩寿福同志从碾庄战场重伤抬下来后,一路血流不止,经过闫潮子时,已昏迷不醒,误认为已身亡。天上敌机穷追不捨,担架队员只好抬着伤员急匆匆向前赶去。一路奔跛,终于来到了战地医院王庄村跟前,为躲避敌机,他们藏在了村后几棵大柳树下。也许是敌机发现了他们,随即撂下一颗罪恶炸弹,巨大的爆炸声,让近在咫尺昏迷的韩寿福同志再也没有醒过来……抬担架的民工无奈,便在王庄村民的帮助下,就地掩埋于该庄后圩河东北角的一段高岗处。从此,美丽的王庄村圩河岸畔增添了一座新的坟莹,王庄村的13名烈士名册,变成了14名。


王庄村属于革命老区,人民思想觉悟高。每到清明。热心的村民有的自动去给烧把纸,村小学的老师带领学生前去祭扫,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村干部逢重大节庆,也给献上花圈……这座不大却带有尊严的无名烈士墓,成了王庄村一道令人羡慕和彰显荣耀的独特风景。直到2010年,为收集在碾庄战场牺牲散葬附近的烈士和其他革命烈士遗骸,新建的石山烈上陵园落成,稍后才由王德龙、王吉峰等几名原来王庄村的干部、党员将烈士遗骨重新安葬在石山烈士陵园里。让烈士重回大部队,和生前的战友相会……自韩寿福烈士1948年牺牲后,在这七十五年的漫长岁月里,烈士的亲人们更是在痛苦的煎熬里度过,倍尝了失去亲人的艰辛和痛苦。烈士生前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在他们的脑海中闪现……1947年的胶东半岛,土地改革运动如火如荼,全国解放战争打开了新的局面,人民解放军在齐鲁大地上纵横驰骋,继莱芜、孟良崮战役后,山东人民载歌载舞庆祝翻身解放。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获得了解放的胶东人民欢欣鼓舞,积极要求参军入伍,保卫和巩固胜利果实。韩寿福烈士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决心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临走前的晚上,全家人围在一起,喜笑言开,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分别情……当木匠的父亲虽已去世,但儿女们仍念着父亲,都说若爹活着能看到儿子今天长大出息了,该有多好啊!母亲则拉着孩子的手,疼爱地说: 你从没出过远门,到外可多注意冷暖;刚订亲的邻村王庄的未婚妻王姑娘,心里更舍不得他走,都快成亲了嘛!但这是光荣的大好事呀,决不能拖后腿,耽误他的前程,有一肚子的话来到嘴边,仅变成了一句羞答答地提醒: 走到哪里都要打信来,免得“家里”挂念。她把心里想说的“我挂念”,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家里挂念”……韩寿福烈士更喜的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便兴冲冲随军南下,向硝烟迷漫的淮海战场开去。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碾庄战斗,更惨烈无比。国共双方精锐尽出、将校云集。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砲声隆隆、杀声连天。碾庄内外,战事完全白热化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血雨腥风,惨不忍睹。国民党黄百韬领12兵团死守碾庄圩,困兽犹斗,死不投降;解放军猛打猛攻,把碾庄圩围的铁桶一般水泄不通。韩烈士所在的九纵反复冲杀,死伤无数。他是一名通讯兵,接通了一次又一次电话线,保证了战事的正常命令送达和重要通话。直到敌酋黄百韬毙命碾庄附近的油湖,敌军树倒猢狲散,碾庄战斗才胜利结束。(那时我才几岁,晚上在我家屋后即可看到碾庄上空照明弹腾空而起,枪砲声震耳欲聋、连续不断)。作为一名时时冲锋在前的通讯兵,韩烈士是在进攻什么地方重伤的,已经无考。总之,重伤之后,即被担架队抬走,迅速撤出战场,一路向西南方向的后方医院走去,敌人的飞机追踪轰炸。韩烈士躺在担架上,开始尚有知觉,由于伤口血流不止,在经过闫潮子附近时,一时昏了过去,敌机仍在头上盘旋,担架队快速前进,一股作气跑到了前面王庄村后的几棵大柳树下躲避,敌机仍不放弃,随即撂下一颗炸弹,在大树旁边爆炸,在巨大的声响汽浪震动下,韩烈士再也没有醒过来……担架队员无奈,只好在王庄村民的帮助下,找来锨锹,就地埋葬在村后的圩河岸上。自那之后,烈士便长眠在王庄村旁。直到几年前,村里的几名原村干部、老党员合计,在这里终不是长久之计啊?!于是便将烈士遗骨安葬进了才建成不久的邳州石山烈士陵园。让烈士重新归队!韩寿福烈士牺牲之后,悲痛的消息传到家乡,亲友共哀,山水同悲。老区人民政府前往慰问时,一时不忍将失子之痛的消息直面相告,仅将噩耗告诉了其姐姐,意欲慢慢转缓,竭力减轻父母痛苦。韩烈士有三个姐姐,他是家中唯一的男丁,母亲视若珍宝。但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在1947年胶东大参军的情况下,毅然送子报名参军,保卫胜利果实,解放全中国;儿子设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在枪林弹雨中,勇往无前,赴汤蹈火,血洒疆场,可惜重伤不治,为革命献出了宝贵青春。三个姐姐知道弟弟牺牲后,强掩无限悲伤,一时又不敢将实情告诉母亲。但儿子久不来信,也引起了母亲的不安,女儿们便以各种“理由”唐塞: 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啦;正在打仗兵荒马乱啦……等等。但全国解放了,新中国都成立了,一起当兵大多都回来了,却仍不见儿子的只言片语,母亲似有所悟,但又不想也不愿说出来自己的猜想,只是面色凝重,神情黯然,常常独自哀声叹气,打不起精神。看到这个情况,几个姐姐已知母亲心事。害怕长此下去,母亲受得了吗?长痛不如短痛,事情早晚都是要知道的。于是便将实情告诉了母亲。老母亲的猜想勿然得到证实,竟显得不知所措,一时语塞,楞在那里,良久忍不住长呼一声“我的儿啊……”!几个姐姐扶着母亲大哭一场,一家人吐出了窝在心里的无限哀痛,随之倒也平静了一些。母亲失去了宝贵的唯一儿子,像是身上掉下了一块肉,这是常人难以体验和理解的。母亲终日以淚洗面,凄凉悲伤,最后双目失明,苦不堪言。为减轻母亲痛苦,三个姐姐百计无解,愁成一团,没有良方。愁云惨雾中,忽然三姐心有所悟: 今天母亲缺的不是冷暖温饱,缺的是儿子啊!这时三姐有了主意,把自已才3岁的小儿子送到姥姥身边,以让母亲获得些许安慰。三姐陪母亲和小儿子几天后,必竟不能长住娘家,经自回了家,仅留下儿子,欲继续给姥姥解闷消愁疗伤。但儿子太小,离不开妈妈,仍哭闹找妈妈。三姐只好又将孩子带回家。外孙走了,姥姥又旧痛复发,哭啼度日。三姐无奈,只好再哄孩子:“姥姥疼你,舅舅牺牲了,你要多陪姥姥,不然她会哭死的,好孩子要听话……”似懂非懂的孩子爱妈妈也爱姥姥,从此便乖巧的跟着姥姥,不哭不闹,前后左右围看姥姥转,成了姥姥离不开的开心果,姥姥也把这个可爱的外孙,当成了自已的亲生孙子,终其一生再未分离,直到1987年96岁的姥姥去世。再说家住临村王庄的未婚妻王姑娘,得知未妹夫韩寿福牺牲后,更哀痛万分,像塌天一样,眼前一片黑喑,日日悲啼,夜夜难眠。作为一个弱女子,从此失去了依靠,没有了前程,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啊!有好心人劝她另订婚亲,父母疼闺女也有此意。但王姑娘主意已定,既然己订了亲,我就是他的人了,死了也是他家的鬼。众人看她坚决,再无人敢提此事。可怜王姑娘后来终日苦闷,抑郁成疾,没有几年也香消玉损,离开了人世——找她的未婚夫去了。死后就葬在未婚丈夫的韩庄村 ——等待丈夫回来合葬。说来也巧,韩寿福烈士牺牲后,随缘就安葬在邳州的王庄村,和未婚妻所在的村庄同名。这是命运中的天地巧合,还是冥冥间的心有灵犀?谁能说得清楚呢?


也许又是上苍冥冥中的再一次巧妙安排吧,韩烈士牺牲75年后的2013年清明节,就是那个陪姥姥终其一生孝子的儿子郝志超同志一个电话,打到了安葬烈士的王庄村知情人那里……很快沟通了彼此情况,知道了前因后果,弄清了来龙去脉,揭开了神祕面纱,找到了失散半个多世纪的亲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看来韩寿福烈士和王姑娘团圆的日子不远了,那个大家期盼的迟到的婚礼、隆重的合葬定会感天地、泣鬼神的吧?!佳音连连,普天同庆!世上的亲人们正在努力,友人们更是期待,连天上的神仙们也为之庆贺欢呼——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长空万里颂忠魂,千古流芳壮春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标准好人真的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1033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